当前位置:中山医院 > 精神科 > 双相情感障碍 >

双相情感障碍的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简介

来源:吉林中山医院

   对于一般人来说,遇到高兴的事情会表现出很愉悦的情绪,而遇到糟心的事情时,则情绪会选入到低谷,表现闷闷不乐,抑郁的情绪状态中。

  可以说这种一高一低的情绪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我们的心理反应,会伴随时间逐渐恢复正常值水平的心理反应。而一旦出现持续性的、情感反应过于强烈或者是过于平淡,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心境障碍,而对于这种情绪状态解释度比较好的就是情感性精神障碍中的抑郁症躁狂症吉林中山医院医生刘亚茹表示:
  在临床病症的发病过程中,如果患者在病程中所表现的周期病症仅仅只有躁狂或者是抑郁症这一类症状,我们就可以称其为单相性。
  而如果在发病过程中,患者同时出现了躁狂和抑郁的状态,我们就可以称其为混合发作,同时,在病程中至少出现过一次轻躁狂或混合发作,称为双相障碍。
  这里很多人比较熟悉的就是“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
  患者会表现出躁狂和抑郁反复周期循环的状态,临床误诊率相对比较高,这在临床诊断中也是比较让精神科医生头疼的一类情况,因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周期性症状交替发作,往往会让一些精神科医生在周期内只看到了其中一种病症,没有察觉到另外一种症状表现。
  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不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郁症患者)会被单纯的认为是躁狂症或者是抑郁症。
  而这种检测状态下开取的治疗药物,往往也不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能造成患者多次进行复查,所以这里提醒广大患者在和主治医生进行病情交流时,要知道给主治医生反馈当前周期外的症状表现。
  “双相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病因上,现如今主要分为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因素中又细分为遗传因素以及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免疫因素。
  其中遗传发病因素显示:心境障碍患者中,有家族病史者为30%~41.8%;心境障碍患者亲属患病的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概率也越高;
  并且,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亲属,并且有早期遗传倾向,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
  而在神经类因素中则是以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为关键影响因素。
  典型的,在5-羟色胺系统功能低下的基础上,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就表现为抑郁,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则表现为躁狂。
  同时,需要知道的是,在神经免疫因素这类发病诱因中,个体也可以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内分泌功能改变,不能耐受各种应激因素,从而出现情感障碍。
  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中,很多患者的发病机理多为童年经历、认知与习得性无助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为主。
  典型的就是,如果患者在童年期因分离或死亡造成母爱剥夺,在成人期容易患抑郁症或者是父母的养育方式也与子女成年之后,是否容易患心境障碍有关,而曾经也有研究报道表示,很多患者在经历一些可能会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后,6个月内抑郁症的发病危险会增加6倍左右。
  所以,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的情感性障碍患者,或者是倾向性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压力、负情绪的及时疏导,避免积郁成疾。
双向情感障碍
  关于“双相”的一些危害
  以双相情感障碍为例(躁郁症),一般不接受治疗可能会衍生出:
  一、偏头痛
  狂躁性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症Ⅱ型更为多见。
  二、多发性硬化
  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狂躁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狂躁性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当患者出现多性性硬化时,其躁狂症可能先于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三、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四、哮喘
  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狂躁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着高于普通人群。
  五、诱发其他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衰等疾病,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都比普通人群高,并且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推荐阅读

中山医生

快速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医院地址:长春市普阳街2715号
医院电话:17743482632
(吉)(中)医广【2017】第08-10-09号

站点地图